星期五, 8月 13, 2021

還不給我跪下!!

這是我跟我的姐姐打屁聊天互相吐槽的時候,我姊常常用來當結論的一句口頭禪;然而我其實還真的跪過我姊姊,當然頭也沒少磕。

我們家由我父親傳下來的習慣,兄弟姊妹間小的往老的叫一定要用稱謂,老的往下無所謂了,我上有哥哥跟大姊各一,年紀又正好大我超過七歲,所以我從小老姊、老哥的叫的很順口,後來連帶爸媽阿姨都變成老爸、老媽跟老姨。

之前說我目前是身心科定期回診的病人,因此透過藥物控制的還不錯,至少沒上社會新聞然後跟外界大喊我思覺失調;然而能回診代表一定有第一次門診。
這個第一次門診我曾經逃避/遺忘很久,直到某天夜裡我跟老姊兩人當手足四十多年來難得有次比較感性的深入交談,我才真的下決心把自己交給醫生照顧,至少先找一個。

細節我不太記得了,但那時候的我因為母親生病的關係,在精神層面上拔掉了我恐慌症狀的最後一根保險絲,我的恐慌來到人生最嚴重的階段,光是待在室內或說概念上的一個空間內如車內,我最典型的症狀 - 換氣過度就會發作,嚴重的程度甚至連讓我陪母親去看病都會受影響,因為我必須進入到 - 室內。

不過我運氣好,現在待的小公司在一樓,省去我搭電梯的困擾;同時我又是騎車上班不用跟人擠大眾運輸工具。
(其實我當時只要進了公車或捷運就會發作,即使車廂內沒人)

總之在那個我極度困擾甚至開始覺得無助的時候,我姊姊以她自己面對過的人生困境求助過身心科醫生為例,仔細的跟我分析有去找醫生並不代表就一定被某個醫生綁死或等同對自己宣告世界末日;看第一個醫生覺得不適合就去換下一個,哪怕是這醫生鼻孔太大或鼻毛太長都沒關係,就換一個就好。

同時因為我的行為大致上還沒有失控,我姊姊認為我不算真的嚴重;或者說就怕真的會變嚴重就去醫院留點身心科的紀錄,以後出事情打官司還可以鑽點同情心的僥倖。

總之那晚講的很多很雜;我記得的不多,但我姊姊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深刻到恐怕一輩子也不會忘 - 我從來沒有忘記我是兩個弟弟的姊姊。

那天我精神低靡的問我姐姐為什麼要逼我去找醫生或者說總是不放棄說服我去找醫生??
當時的我認為人生大概就這樣因為恐慌症爛下去了,還好我沒結婚沒小孩,頂多以後老媽要麻煩哥哥姊姊照顧。可是我姐姐卻不是這樣說,她的態度就如那句讓我剩下的人生都忘不了的話一樣;對她而言不管我是怎樣的人,我永遠都是她的弟弟,我的姊姊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有兩個弟弟。

所以在她好說歹說;又加上我必須讓自己進入方便照顧生病的母親的狀況下,我終於去找了身心科的醫生,開啟了後來的身心科回診人生。

也就因為這個緣故;總是當我跟我姐姐在家人面前打屁鬥嘴互噴的時候,我姐姐偶而就會看準時機噴我一句“還不跪下?!”,而我當場就會乖乖配合演出,當然只要來的及頭就會順便磕下去,讓在場的除了我姊姊之外、我的哥哥、大嫂、老媽、老姨甚至是姪子女外甥女不分輩份親疏的都被我這種為老不尊的蠢勁逗的大笑開懷 - 因為他們值得。

因為他們是我姐姐之外;另一股支持我正視身心科症狀的重要力量。


標籤:

星期日, 7月 25, 2021

看來把blog 取名為灌歪的香腸還真是歪打正著取對了

當初用灌歪兩字原本只是想揶揄自己肉肉的身材跟凸凸的肚子,沒想到繞了一圈的人生走回來,我的確是個有某個地方歪掉的人。只不過跟肚子比起來這個部位顯然比較重要 - 

腦子歪了。

是的;從2017 年起至今,我是個擁抱精神科症狀而活的人,而且活的還不錯,證明就是我之後會已精神科症狀確診者的角色,繼續在blog 寫寫東西。

唉;令人感嘆幾年過去,小林信吾與村上秀一兩位角松阿叔的好夥伴都已離開人世。

標籤:

星期日, 1月 01, 2017

2017年的第一天

很糟;因為在加班中度過,而且其實是從2016/12/31 就開始加班。

真沒想到空白了長達一年的網誌居然回來第一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寫我在加班這種無奈的事情。

接下來會更糟嗎?我不知道,但我確定不會更好。

因為現在服務的公司為了要因應新的一例一休制度中號稱會"雷厲風行"檢查的出勤紀錄,把公司的制度從不需要打卡,請假只是告知的幾乎責任制,轉換成過往我服務過的所有公司採行的打卡責任制了。

是的;大家都很熟悉,上班看打卡,下班看責任,請假有扣錢,加班跑不掉,只是加班費看老闆良心,運氣好會有補休,運氣更好還是會有錢可以領。

說到加班費這件事情,不得不說緣分這種東西很奇妙。昨天加班完晚上出門走走,居然路上以前公司的同事,嚴格來說這人不算是同事,因為她是主管級的。

因為她在等她女兒看診,兩個人就哈拉了一下,沒兩句之後突然像是告解一般的跟我提到:
「香腸,你當初選擇離職真的很正確,而且你老闆(主管)超不挺你還讓你延後兩個月才走真的很G八,只是我當時也沒勇氣多說什麼...」

我就說怎麼突提起這種事情來,我2012 年離職都好幾年了。

接著我這位昔日同仁就說,你應該還有印象,你的加班費不是有一段時間你老闆不給你簽,後來是財務長出面"明示"有人合理加班就要申報加班費嗎?

我說是啊,有這回事啊,只是我也不知道我後來加班成那樣跟合理不合理有沒差了。

但其實這件事情還有後續。我持續聽著眼前人回憶著。

其實在後來某次的主管會議上,你老闆明顯的不爽提出說:
「自己手下的人加班能不能上報,簽核是部門主管的權限,請不相干的人不要來干涉」。

想當然爾這句話等於是隔空跟財務長嗆聲,所以財務長也舉手發言,不過這個發言跟打臉沒什麼差了。

我問說講了什麼這麼精采???

前主管同事回憶說,財務長打臉打的超響:
「本公司從創立開始就不是苛扣加班費的血汗公司,現在雖然前第一大股東買賣股票讓經營權轉移,但一者公司還沒改名,二者我也沒接收到要嚴審加班費用的命令,因此我都是一直照著之前的規章在做事。」
「同時;我也深信該發放的費用不要亂扣,也可以保持公司的名譽於長遠,有利於公司未來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

回憶至此,我的確沒有不勝唏噓,但我也只能說聲謝謝財務長,當年我真讓您難做人了。


標籤:

星期二, 9月 29, 2015

一首歌,一場夢,一個遺憾

可能是因為新的上班地點總會經過妳曾住過,我也曾多次送你回去的地方吧,內心還是多少泛起了稱為回憶的漣漪。

回憶中;我與妳之間也許就是缺少了一次牽手讓一切變得名正言順,讓妳感受到我的勇氣。

我;有碰觸過妳的手,只不過不是那種牽手,而是幫妳按摩的時候順便揉揉妳的手掌心那種。

昨夜的一場夢,承蒙某位神祇的祝福,在夢中我終於圓了當年的遺憾,只是一切終究是夢,一場我不願醒來的夢。

標籤:

星期二, 6月 02, 2015

被老闆騷擾的小故事

最近一位與我同年,算是相當講的上話的女性朋友有天終於忍不住跟我大爆發,她說她的老闆明明彼此沒有交換帳號,也沒認領臉書的交友邀請,居然卯起來每天追蹤她的臉書!

我問我這朋友,臉書有功能顯示誰來看你的臉書喔?那這樣我這癡漢不就糗了?!

我這位女性朋友說當然沒有,是因為她老闆愛看她在臉書上分享的事情後,哈拉打屁說自己也多有興趣,多有經驗云云~
是這樣子才漏餡的,但其實已經根本沒在避諱了。

講來講去,我這女性朋友也知道畢竟是公司的老闆,不是主管,不好撕破臉這些,而且目前只是滲透她的隱私引起不舒服,還達不到做些什麼的標準。

我就說若你不打算另外找工作,我想到了一個「殺招合體技」你要不要試試看?!
  1. 前奏;找個禮拜三或四,打電話跟公司說有事中午才能進公司。
  2. 間奏;前一天預先訂匿名的花束送到公司自己位子。
  3. 最殺的,進公司的時候衣服跟昨天同一套。
打完,收工。

標籤:

星期二, 5月 26, 2015

官方網站不吃套餐吃套餐理論的核心價值

將明星商品搭配周邊的產品組合成套餐出售,這是套餐理論的方法,思考為什麼需要將商品套餐化則是核心思考,我寫這篇討論的是後者。

一樣是2014 年下半年的某天,我去了書局與"老人"們進行觀念上的溝通,除了之前提到的要為廣文書局官網企劃發想些什麼內容之外,還得逐漸的讓他們接受一個觀念。

任何文字圖片內容放上網路之後就會面臨很基本的兩件事,被偷與被要求。

被偷沒什麼好討論的了,被要求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就是被要求正確性。
放上網站的資訊,不管有多高或多低的機會,總是會有網友按照你公布的資訊跟你接觸,好比說訂購書籍或按圖索驥的前往書局的所在地。而這時很重要的大原則、鐵律就是講過的話要負責。

放了什麼資訊在網站上,就要對這些資訊負責。

一開始書局的"老人"不懂這有什麼重要的?
他們覺得既然網站是自己管的,有錯誤被抓包,馬上改掉就好了啊?偷偷的改也不會有人注意不是嗎?

大致上這樣子是對的,但僅限於那些可以改的,例如書名錯了可以改,價格錯了可以改。
不過通常這不叫改,叫更新或校正,是應該要專門寫在廣文福袋裡面的,例如這篇「出版品目錄勘誤」。
(那種多一個贅字的小地方當然就不客氣偷偷改了)

這之中尤其是一些消費的政策性資訊最好是不要有錯或反反覆覆改來改去的。
好比說訂購書籍的運費是否有折扣?本地消費與海外消費方式是否有差?書局的地址在哪裡?

這類內容寫上去之前就要有一槌定音的嚴謹,真的要改也要盡量以"更新"的態度去改。
打個比方;像是因為台幣匯差或通膨導致廣文書局要去調整一些成本費用才透過公告的方式宣布修改。

總之這類的內容要嘛不寫,要嘛寫了就要不斷的確保正確性,因為在商業網路應用發展了超過十五年的現在,官方網站政策性的資訊有錯誤被抓到,絕對會成為這個網站未來發展上的"壁壘"。
(內容不寫嫌少,寫了有錯被抓到俗稱-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印象中當我講完這落落長的一輪話大概10 分鐘,我家書局的"老人"們似乎因為不能理解而進入了深度熟睡症狀(笑)。
但好在某段以前聽過的演講閃過我的腦海,讓我可以稍微扭轉一下這個窘境(大笑)。

我提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麥當勞這類速食餐廳要作出套餐來賣?」

"為了賺更多的錢啊!"
這是我當下聽到最多的回答,不過我說這不是創造出"套餐"最基本的原因。

試想一個狀況;今天你走進麥當勞,服務生背後的牆上寫了百百款的東西,漢堡有20種,薯條有5 種,飲料有15 種,其他有的沒的還有30 種。
請問這時候一個上門點單的客人,在沒有套餐一項一項點的前提下,會在櫃台這邊用多少時間點一份餐?

時間是金錢,一天開店的時間就是那麼長,如果上門的客人中十個有三個因為對麥當勞不熟而不像其他人快速的念出自己熟悉的產品,在那邊慢慢看慢慢點,你後面有多少上門的客人會被耽誤?

就麥當勞而言,他有多少產品可以賣,甚至他有多少座位可以招待客人在此刻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櫃檯能否快速的消化掉客人的點單?

此時套餐的優勢就出現了,常吃的人也許不需要,但對於不那麼熟或不想動腦的客人而言,濃縮過的套餐選擇,不管是自己十選一或由服務生現場推薦,櫃檯消化客人速度絕對會是大幅度的提升。

每個生意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個產品都能找到販賣的對象賣出去獲取利潤,問題是常常我們希望賣越多、更多產品的同時,就如麥當勞的這個例子-阻礙我們能做更多生意的"壁壘"反而來自越來越多的產品想賣所引發的災難。

這不是典型的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廣文書局官方網站這個網站的設計不以追求利潤為第一優先。我們在意的是能否傳達更多中國古典文學的資訊、以及能否持續的推廣國學。
但每每越是我們想要強調某個初衷,我們就越容易當局者迷為自己製造出限制自己的壁壘。

套餐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但對廣文書局官方網站而言,避免"有了問題因此需要套餐"來解決的狀況,才是我與"老人"們在企劃網站時需時時保有的謹慎。

標籤:

星期三, 5月 13, 2015

透過官方網站幫助轉型品牌化

在幾次與書局的"老人"們溝通建構廣文書局官方網站的過程中,一切算是往好的方向慢慢的前進中,只不過得回答得釋疑的也越來越多。

我的確書念得不多,但很好運的經歷的幾個工作都還算是相當有內部學習氣氛的公司,多多少少都有過請外賓來演講來分享這種事,而我也好狗運的有些內容還真的聽的入木三分。

在某次去書局持續溝通該怎麼設計這個網站的機會裡,有人提了一個很核心的問題:
「有了網站書局會有比較多的收入嗎?」

這個問題拿去給外頭任何一間幫人行銷幫人蓋網站的公司去問,我想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會以非常"機械化"到"光速"的反應跟你說:
「會的,一定會有幫助的!」

好一點的會說:
「會的,我們有根據我們的經驗估算出可以提高多少百分比的業績」

再好一點的還會說:
「會的,只要按照我們提供的策略操作下去,您的營業額就會提升的」

那是不是真的可以提升營業額呢?
我當下很誠實的對"老人"們說「大概不會,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一個網站」。

我這句話說的很殘酷,但也算是給彼此都打一個預防針。因為在我的規劃中,假設網站上線的第一年是一個階段,那麼在這個階段中網站純粹就是一個宣傳品。你可以把它當成是路邊發的廣告,找人發的名片,甚至是報紙上買的廣告。
不管是哪一種,網站就是一種宣傳品,宣傳什麼??

宣傳廣文書局是一個品牌(Brand)。

廣文書局存在很久了,久到大部分知道它的人對它的印象僅止於一間出版販售古文書的書局這樣刻板的印象。
而這點也是大部分台灣這些老字號店家的問題,老字號到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特色"活"進下一個時代。

所有的這些老字號店家都會去尋找新時代的媒體、通路持續的讓自己曝光,讓外界、讓新一代的人群知道自己的存在。但這些店家都成功了嗎?我想失敗的應該還是常態分布的佔多數。
至於成功的人以我自己的觀察都有個特徵,就是他們從不把最大的心力花在尋找這些新的媒體、通路上。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媒體、通路,不把心力花在這些上面要放在什麼上面?

我的答案很簡單,是內容與企劃與核心價值。

歷史總是可以讓人借鏡,新的時代的確會有新的媒體、通路出現,但作這些上游生意的人永遠都會把這些新的媒體、通路最大化與規模化來捕捉每一個有可能成交的case。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新的媒體、通路只是沒有靈魂的硬體,它們只是一種承載的平台,只要你符合進入門檻(通常很低,會越來越低)與繳的起錢(一樣很低,會越來越低)你就能跳進這個新的平台,新的地平面。

但是你準備好了嗎?你跳進去這個平台後你要拿什麼給人看?你要跳進去之後一邊摸索一邊改進嗎?

我在網路產業圈子當個基層員工十五年了,我深知第一印象有多重要,所以千萬別浪費你的第一次曝光。
同樣的若你沒有先把show 準備好再上台,你只是個白花錢租舞台排練的笨蛋。
最重要的是主事者的心態,永遠會反射出你的產業在網路上被塑造成什麼模樣。
(當你怎麼看待你的事業,它在網路這個新媒體、通路上就會是什麼樣子。)

所以我們廣文書局需要一個網站的現在,網址叫什麼其實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反而是書局有什麼內容可以透過企劃階段討論後轉換成網站的內容。又我們自己對廣文書局這個招牌有什麼核心價值的認知,讓核心價值去反射出網站的設計風格與訴求對象。

買什麼domain 或哪一間公司的網路空間這些事情,我不能說它的重要性是最後一里路,但這些事情絕對不會是最重要的。

至少;曾經帶過我的彭喜埶大哥(已歿)曾經不只一次的在我們這些小鬼頭面前強調:身為一個設計師,你就是不能對你的案子沒有一點想法。
一轉眼工作十五年以來,我真的很感謝我曾經遇到過非常多優秀的前輩,不藏私的讓我學會了許多思考方式與作人作事的準則,讓我今天面對自己家的廣文書局要賦予新生命的時候,雖然萬事起頭難但不至於一籌莫展無處入手。

在我說出要為廣文書局開發官方網站前,幾次與書局"老人"們的閒聊與極深談中,我嗅到了的確有想要把廣文書局未來朝品牌化的方向推動的企圖心。
這恰恰與我心目中思考的書局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也基於這樣一份明確的核心價值,對於寫網站企劃不是本業的我來說,居然只花了三天就準備好了網站企劃的九成。

標籤:

星期一, 5月 11, 2015

作網站的to be or not to be?

其實這個標題還要加上can it be?

雖然說我因為之前在綠葉整合行銷有過近一年的[PM]及[專案窗口]的經驗,但我很慚愧的的說,以前會的東西都是些很硬的技術知識,真的碰到要"整合訴求"與朝向"品牌化"經營的自家網站時,還真是萬事起頭難...

第一個難題算是出在自家人的身上。
由於我沒有參與經營,書局都是現有的"老人"在營運,這些人對於任何一種數位化的"技能",都是非常陌生的...Orz
("老人"=老員工,不是elders 那種 ^_^|||)

舉個例子來說,雖然我曾經教過非常多次,但我還是得常常下班後在外頭找間漫畫店或便利商店,開我的NB 遠端到書局的電腦去,只因為Email 要夾帶附件又忘了怎操作~哈!

有鑑於此;我在去書局跟他們聊天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念頭是這個網站不要有難的讓這些"老人"不願意接觸的功能!!
所以第一個在概念階段(brainstorming)被我排除掉,被我很明確的點出不會為這個網站賦予的功能就是"線上購物"。

有過相關經驗的人會知道,"線上購物"="進/銷/存"。
這幾個字簡單的不得了,但是背後牽涉到的事情少到你每天可以用紙本的作帳記錄寫一寫,也可以多到你買一套套裝軟體來全盤處理。但不管用前者後者哪一種作法都對於書局的"老人"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書局運作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已經有了自成一格的管理方式,現在去導入一套進/銷/存的運作體制對他們而言也只是增加工作的負擔。

所以在這個網站的"理性"訴求上,我一開始就決定不要放直接的"線上購物"進去。不管怎樣就是不要放直接的"線上購物"進去。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

果然當下就有人問我,那如果還是有人想透過網路跟我們訂書呢?
因為比起電話或傳真,用網路的傳訊對某些人來說還是很方便的,擺在嘴邊的肉難道不吃嗎?
我的回答也很簡單;
是的,我們不作直接的"線上購物",但我沒有說不作"線上購物"。

直接的"線上購物"對於書局的員工來說必須多學一套綁在網站後台上的進/銷/存作業。姑且不論操作難度高低,要學的東西是多是少對於這一群"老人"來說都會一種心理上的負擔,因為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變多了。
我不樂見因為任何人覺得要做的事情變多了,就使的這個網站的計畫胎死腹中。

所以我提出了另外一個解套的方式。

我們作"線上下單"不作"線上購物"。

這個"線上下單"就是相對於直接的"線上購物"所作的間接的"線上購物"。走一個巧門。

我在網站的架構上設計一個"聯絡我們"的留言板功能,這個功能本身開放給任何人提供意見給我們,當然也包括了如果有想買的書,可以把書單透過這個功能轉發給書局的人員。

我們假設今天有位網友把一份書單透過聯絡"聯絡我們"轉達給書局。

當書局的人員接到網站後台發來的通知,就會看到這位網友寄來的書單。
由於僅是文字而已,書局的工作人員等於是看到一份傳真或接到一通電話。源頭上雖然是透過網路傳送的訊息,但接進來之後它與傳統的訂書單沒有任何差別,然後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確認訂單與該網友的實體聯繫這些後續動作。

這雖然不是什麼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基於"網站要能上線"的大前提下,我也許不能讓每位員工都很愛這個網站,但我一定得想辦法讓最少的人討厭它。在我的經驗之中,不要讓不該學習的人去學習,這會是一個公司官網網站在其公司內部存續長短的分水嶺。

作,或不作,或能不能作。通常作了(或不作)就是你的答案。
這沒有標準答案,但不論是哪一種決策,決定之前你得收集資訊仔細評估,作之後是好是壞你也得一力承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標籤:

星期二, 4月 28, 2015

let's kick start!!

  • 廣文書局官方網站
  • Kwangwen Book Official Web Site
  • 広文書店公式サイト
自2015年4月15號以後,這三行字就成為了廣文書局網站的中文、英文與日文的標準名稱。
這幾個字打出來雖然沒多長,但就像俗稱靈魂有21公克重那樣,在我心目中的重量只有隨著進度往前走而變重,從來也沒有因為已經上線了而變輕。

只不過決定用這幾個字,其實是開工後近四個月左右的事情。

時間;回轉到2014 年的七月中左右。當然要轉更多也可以,例如說轉到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的2000 年初也可以,畢竟從這份工作開始,我的人生就與後來被稱呼為Front-end engineer 的業務領域密不可分了~

開玩笑的,回轉到2014年七月中左右就夠了,從2000年寫起好像也太扯了(笑)。

前面有提過了,我一直都是個屬於技術專業導向的人,或說身為一個員工,我一直是一個以技術力來解決問題的人。不過這樣的人生在2011年左右開始因為一些事情有了一點動盪。總之大約在2013年四月左右,我開始了一段當[專案窗口]與[PM]的工作人生。
(說不要回轉太多,還是給它多轉了一年多回去)

回憶起來除了累與煩還有我不適合這三件事最為鮮明,但是我卻不得不說因為跳脫了過往十多年固有的工作領域,我真的還在這個位子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其中收穫最大的就是對於一般的中小企業所需要的網站,我知道該準備什麼樣的"可能性"與"願景"給客戶。
(感謝我的老闆Papalu與他的公司綠葉整合行銷)

這邊說的"可能性"與"願景"不是很多上班族吃到怕的畫大餅跟聽到吐的那種打高空,而是我在以「PM」的身份接觸了了一些中小企業主之後,體會到他們的網站在基本規格上有能夠至少作到哪些事情的"可能性"。
又附加以這些基本規格為礎石往下一個階段展望時,我們能夠很確定的知道哪些目標是未來的"願景"又哪些只是幻想。

差不多2013年底,就在我[專案窗口]與[PM]的工作進行的一無是處,每天在灰心中渡過的時候,我心裡突然傳來一把聲音很明確的指向"不如歸去"這四個字。
但在不如歸去的四個字之外,還有個像靈感來的時候那個「鏗!」一聲的聲音,也確實地清脆地從我心底深處發出,它讓我的"不如歸去"多了一層意義也多了一層歸屬感。

這個瞬間從心底跑出來的靈感,就是我突然想到這一切似乎是個契機,好像是我這個出門工作十多年棄家不顧的人,該是回家做些什麼事情的時候了。

接下來的一切就變得簡單了,2014年農曆年過後我就找老闆提了離職的打算,我老闆也沒為難我。離職後等著我的先是一趟九天的日本旅行,接著又混混摸摸休養生息了一段日子,等待某些事情完整的從我手上脫手,人真的沉澱下來以後,我藉著我家經營高層找我每週去書局聊聊的機會,我講了:

"來為書局開發一個網站吧?"這句寫作問句但我內心讀作肯定句的~~目標。

let's kick start!!

標籤:

星期四, 4月 16, 2015

終於,廣文書局 這個網站上線了

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在Blog 上談到自己的工作,雖然總是免不了嘴跑埋怨很多工作上的不順遂,但至少除了這些工作上不順心的事情之外,我是做什麼的我還是盡量不講。畢竟;我一直都覺得我的Blog 是拿來練文筆的地方。

不過這大概也到今天為止,因為我負責的一個案子,很重要的案子「廣文書局」這個網站終於是上線了。
所以我的工作領域也曝光了,我是在網路產業工作的人,以現在來說職稱就是"Front-end engineer 前端工程師"。

先回頭來說我的這個案子好了。

這案子為什麼重要呢?
很簡單,這是我家裡的案子,雖然現在是親戚在經營且我沒有涉入經營面,但「廣文書局」這個書店,這個招牌卻貨真價實的是我的父親留給我們這些孩子的驕傲。畢竟在近六十年前的時代,要靠文化事業養活一家大小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我的父親作到了。

我家的書局,經營的是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出版品,一直以來在出版界這都是小眾的市場,既然連市場都小眾了,那我家的書局自然也大不到哪邊去。
不過市場規模雖然是可以用來評斷大眾小眾的一種標的,但專業與否也是一種。雖然說小眾路線只是迫不得已,但我們家對於出版的圖書卻是從沒交差了事過。好歹有很多的中文古書,是只有我們家書局才有木刻版的印刷體。

大眾也好,小眾也罷,在我父親的那個年代裡,他帶著一票讀了很多書的編輯人員(加上他自己)盡力的收書校訂之後再出版,為的也不是能賺大錢,只是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想要發揚維持下去的宏願,也一路從1955 年走到現在。

至於我;出門工作近十五年,我對家裡的這個書局其實沒有太多想法,然而就在去年八月左右因為一些契機,書局對於是否要有個網站開始有了討論空間。
接著一路走來雖偶有停頓,但也就這樣,在2015 年的4月15日,廣文書局史上第一次的官方網站,上線了!

標籤:

星期五, 3月 20, 2015

3C 遊牧人與他念作牧場但寫為咖啡廳的放牧空間

這真的是拜科技之賜了。

早在多年前,我就註冊了一個Gmail 來玩,名稱當時取的想法也很妙,我當時預期到未來使用室外的或個人的移動寬頻網路會來越普遍,因此Gmail 的名稱就搞怪取了個"移動的多種面相"這樣子意思的英文。

是有那麼一點點意想不到的,我現在居然非常的適應於這樣子移動的多種面相的人生。

這一年來沒上班到處鬼混,上上個工作買的NB 原本從沒預期會發揮多少作用,我還記得買的初期常常一個禮拜也沒開過一回。但沒想到現在對我而言卻成為了一種「變相的自由」的通道。

我一直都是個認為自己適合坐辦公桌的人,不過也好巧不巧,自己家的桌子是古式的造型,桌面側邊延伸一塊雕花到大腿的上方,再加上我的腿一點都不細的狀況下,變成了我粗壯的大腿讓人無法往前坐,而桌面卻又高到接近胸口這種畸形的坐姿。

偶一為之還算可以,但這半年來忙於開發自己家的網站,我實在是沒辦法忍受坐在那樣子的桌椅結構上,而且我從上班以來我就非常確實但不豪華的勇於要求我的桌椅有合適的高度比例,家裡桌椅的問題一度令我傷透了腦筋。

雖然要花錢,但台北到處都有的咖啡廳真是好地方!!好棒!!!

古時候的遊牧人尋找水與草雨庇護所來放牧牲口換取生命的延續,我則是尋找適合我的咖啡或茶與電源插座來養活我與我的NB 讓我得以延續我工作上所需的專注。

未完

一步的距離

這個距離,不是籃球場上那種切入前的一步,也不是拳擊場上攻擊前的衝刺的一步。不過略有點的相同的是只有這一步的距離,很多事情都會發生。

最近身邊某個女性朋友的感情遇上了困境,對於這樣子的事情,年近四十的我也不是第一次碰上。過往的經驗告訴我這類的事情一旦發生,不講話以後會被當不是好朋友,講太多又容易以後兩個人和好之後自己變成豬八戒~哈哈!!

所以重點很簡單的就集中在「傾聽」。

年輕的我會覺得,只是聽人說不幫人想辦法哪能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但後來逐漸發現,尤其是從自己身上發現,通常對於當事人而言辦法從來都不是沒有,只是走不過去那一步,而在躊躇是否往這一步踏過去的時期,有個願意聽自己講話甚至是倒垃圾的人,至關重要。

我曾經不是擅長與願意「傾聽」的人,但的確隨著年歲漸增發現,很多事情與其一頭熱的栽進去,真的不如保留一步外的距離,好好的,順順的聽人把話講完、講個盡興來的好。至少那一步的距離不管對誰而言,都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緩衝。

我算的上好人一個,我也曾渴望身邊有伴,不過檢視現實中的自己,其實不是那塊料,我單身的夠久了,夠到我沒有興趣去為誰改變些什麼,我身上也沒有奇特的潛力足以讓人投資與期待,所以...

有些事情一生一次就很夠了,我想。

標籤:

星期一, 1月 26, 2015

職場的小黑暗

有時候出門上班的久了,認識的人多了,要嘛當事人名子得改掉,要嘛故事得稍微改編,很多話反而不能講明。
這篇寫的故事,就是類似這種狀況,是實際發生的,卻不能講明是誰,唉~

一點感慨。

昨天跟朋友聊天,朋友說自己的公司很神奇的養出很"厲害"的員工,這種厲害可暫稱為"地下化的向上管理"。

什麼意思呢?
故事的主角是個還算年輕的企劃,由於公司小所以也算是作戰經驗豐富,此君進公司時就相當的有抱負,但發現自己不是什麼意見都被採用後,這兩年也就逐漸沉寂下來,不過這只是"檯面上"的沉默。

原來此君極有謀略又沈的住氣,私下不斷攏聚了另幾個也對公司小有不滿的同事,而且年齡層由低到高都有,從設計到程式一個不缺。漸漸的組成一個團隊,團隊中若有屬性重複或能力不夠強但仍基於賭爛公司加入者,此君不是主管但還會很有"能耐"的寫推薦信將前述人選送去其他公司,且仍保持連絡。

當然若是公司內有無意與此團隊靠攏的新人也很簡單,人和上此團隊成員孤立遠離此人,工作上自然是碰到問題就由某團隊成員小事化大,輪流發難,甚至是忽略自身專業任由地雷讓新人踩不完離職。

經過近一年後的練兵與陸續整走或送走約四名同仁後,此團隊終於決定行動,整個團隊的人開始陸續離職,並且暗中運作前往同一間新公司任職。同時此君還將原本公司的報價公式與未來會陸續接觸開發的業務資料及經手的過往客戶合約,也都當成是資源或說是籌碼一併帶去新公司。

公司老闆發現事實後,除了啞巴吞黃連之外也說不了什麼。也只能打算人員整批砍掉重練,這樣子大概才能跟這個神奇的團隊整個斷乾淨...
我的朋友是屬於不靠攏這個團隊但也整不走的高手,但他也很無奈自己的姑息跟老闆的鄉愿讓自己任職的還算吃飽穿暖的公司面臨重整,當然自己也得等著被資遣,畢竟這老闆已經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不信了。

基本上我覺得這故事中兩方都有點責任,當員工的養老鼠咬布袋是一回事,當老闆的一路鄉愿沒有狠下心明快處理也是一回事。
不過老實說,帶走客戶的資料這回事,我還真幹不出來,我超怕被告的。

標籤:

星期一, 1月 12, 2015

與長輩A與B 的短暫交談(好受傷)

最近在某場合因為需要哈拉,跟某長輩A與B的一段對話
(A年過六十,B年過五十,都是不打誑語的虔誠佛教徒)
長輩A:請問你是做什麼的啊?!
我:(一直都不好解釋的工作)我...我算是在網路公司工作的人
長輩A:網路公司?所以你是做網拍的嗎?!
我:不是的,我是工程師,專門配合設計單位業務的工程師
長輩A:喔...這樣啊(好像有點後悔開口跟我哈啦)

長輩A:我兒子也在是網路業服務喔!
我:喔!不曉得是在什麼樣的單位呢?
長輩A:我兒子在那個YAHOO啊!!他以前是新光百貨的~
我:(很不識相的問)喔?!那您公子也是工程師嗎?!
長輩A:不是,他是因為在新光的化妝品單位幫公司賺大錢被挖腳
長輩A:被挖去YAHOO的事業發展部,負責開發新的產品線
長輩A:同樣都年收入破百萬,但是好忙啊!
我:(再度不識相+會錯意)沒有啦,您客氣了,我這種不像您公子賺不到百萬年薪
長輩A:喔!不是啦!是他在新光跟YAHOO 都做到年收入百萬
我:靠北...(靠在心,不能說)

長輩A:聽你媽說你也是屬龍的,應該跟我兒子一樣大
長輩A:但是啊你好多了,不像我兒子忙的頭都禿了
長輩A:你有福氣頭髮還這麼多
我:暗陰羊...(再度暗在心裡口難開)
我:我想您兒子既然要負責為那些頻道開發商品,心力交瘁到這種程度也不意外啦!
我:至少百萬年薪我媽從也沒聽我提過,您可千萬別跟我媽提啊!(人要謙虛但更要誠實,我真沒一年賺過這麼多)

長輩A:(此時長輩B從旁走近)那個長輩B啊,這個年輕人跟我兒子一樣在網路業工作啊!!
長輩B:喔!是跟您公子一樣作行銷的嗎?!還是?
我:(當下有又被捅一刀的感覺)我只是個小工程師啦,配合設計單位的工程師
長輩B:這樣啊?!那我跟你說喔,我也是資訊背景的,我以前在英國念資訊,但我念的是資管
我:資管喔,那您是往管理職發展吧
長輩B:是啊,當年我們老師還因為coding 的課排太少被倫敦的工程師協會抗議,但我們老師說他教的工程師是未來能當畫廊老闆的(講這話時整個人都發亮了)
我:哇!那你們好厲害(其實想直接說好棒棒,忍住了)
長輩B:對啊,在資訊產業寫程式沒前途,所以我一開始就往管理發展了
我:(心裡在淌血,我喜歡coding 也錯了嗎?)恩恩,寫程式到一個階段,還是得往管理職走吧
長輩B:對啊,不過那種不像我已經來不及了,位子不會留給這種出身的人來卡
長輩B:這類人太死腦筋了...高層不會找這種死腦筋來當管理職的
我:喔喔...好有學問,還有這麼多眉角
(因我媽亂入,交談結束,終於結束)

標籤:

星期一, 12月 22, 2014

僅以此紀念我心目中永遠的設計大師 喜埶大哥-彭喜埶

人已經走了,對人的懷念也就只有那些舊日的軌跡了,懷念那個不畏狂狷的年代,懷念那個我們胸中熱情澎湃的日子。



原文如下:
 iWant-design 我要設計週刊 000
【發行】銀河互動網路 設計部
【總監】彭喜埶
【主編】陳仕杰
【編輯】王德安 吳國安 曹 騰 許廣橋 陳韋如 劉嘉惠 鄭錫勳 鄭雅云
【網編】吳秀珠 謝晴曄
發刊詞 彭喜埶

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手上沒有滑鼠,你還會不會設計?

在網路這個創作媒材尚未出現之前,設計師們總要用一堆藉口來掩飾自己創造力不足的窘境:「那些大師的點子我早就想到了,只是他名氣大,客戶多......」「我說過要用四色印刷外加三個特別色,局部上光再燙金才叫完美,可是那個豬頭老闆只給我雙色印刷的預算......」「客戶只經營內銷市場......說得實在一點,這個包裝在台中以南就幾乎看不到了......」「就這麼一張紙,叫我設計一張會說話、感動人的海報......你看過有人抱著海報哭得嗎?」............夠了,讓這些設計師看看以下幾個網路媒材的特性,保證嚇得他們馬上轉行!

【不分大師小匠】螢幕之前,人人平等。網路創作就像參加一個有規則限制的比賽,每件作品都配著相同的RGB畫框,一齊面對全世界近三億的網路評審。設計大師和你我同時開始學習什麼叫HTML,甚至在你將Photoshop升級到6.0版時,他還用著4.0版!想和大師同台較勁嗎?我們已經在同一個舞台上了。

【超低成本門檻】印一批傳單要一、兩萬;開一組塑膠射出成型模具要十幾萬;製作一支電視CF動輒要上百萬;開發一部新型轎車則以億元為單位。算算你的軟聽體設備與工資值多少?我們將成本除以生產數量(立足台灣請除以6,000,000,放眼世界請除以300,000,000),你的作品呈現在螢幕另一端的單位成本又是多少?傳統設計領域的軟硬體投資反映在作品價值上,也形成了專業人員養成的門檻。電腦的普及讓我們輕易成為走在時代尖端的數位設計師,但也得小心,路上迎面而來的小學生可能比你還懂Flash。

【全球同步曝光】也許你還沒完全上傳完畢,在地球的另一端已經有人開啟了你的index.htm。沒有地域、時差、運費、關稅與檢疫的問題,作品上傳的瞬間就開啟了螢幕這扇任意窗,窗外可能是個騎著駱駝上網的埃及姑娘!語言、文化的差異成為我們重要的課題,不愛念書的設計人在網路地球村時代將會吃一個大虧。

【沒有保存期限】哪一種設計作品生命周期最短?以平面媒體而言依次是報紙、週刊、月刊......;以包裝設計而言,有不斷推陳出新的清涼飲料,也有數十年不變的高粱酒;一套企業的CI更換週期約為十年;金龜車已經生產了超過半世紀,總產量夠分配給台灣一人一輛......。設計師夢寐以求的設計作品是生命週期越長越好,像是郵票、鈔票甚至國旗。現在要實現這個夢很容易,只要設計好檔案櫃,為你的Server裝上UPS,然後每個月記得繳電費就成了。

【聲光影音俱全】以資訊量與資訊型態的多元來看,沒有任何一種媒體可以像網路般豐富。廣播沒有影像、海報不能呈現動畫、報紙不能搜尋超連結、電視廣告很難提供大量文字資訊、電影無法與觀眾即時互動。以上種種需求,都可以在一個網頁裡並存,最近甚至還發展了讓你聞的到的技術!這麼多元的表現方式,你學會了幾樣?各路英雄好漢紛紛跨足網路領域,你練好十八般武藝等著上擂台了嗎?

【評價即時量化】沒有一家市調公司會派出幾千人,天天在各經銷據點計算,有多少消費者是因為被包裝吸引而產生購買行為。廣告界或設計界常常自己舉辦比賽自己參加,然後頒獎給自己,說穿了不過是一種自慰式的障眼法!許多得了設計首獎的作品,案主都是非商業客戶,原因在於非商業客戶通常只述說概念,創意得以天馬行空;商業客戶限制多、要求多,目的明確而直接文謅謅又拐彎抹角的方式難有直效。試問,有哪個比賽或獎項是以銷售成績論斷作品優劣?果真有,五洲製藥的廣告都該得首獎!(知道嗎?停車場的伯伯只叫得出一種感冒藥的名子"嘻嘻"~"斯斯"是也!)創意人員憑著自以為是的提案滿足了自以為是的客戶高層,充其量不過是數十個人滿足數十人的規模;而你現在直接面對的不單是成千上萬的網路族群,還有「點閱率」這把利得像刀的尺,你無法再用滿頭的桂冠欺騙你的客戶,因為,報表在他的手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

當所有的限制都不再是藉口,唯一可以比較的就只剩下「創意」。網路像是一根沒有電阻的導線,直直插進你我的腦子,像喝鋁箔包飲料一般將我們吸道乾癟為止。你的創意生產量能撐多久?你的經驗吸收量夠不夠抵銷你被絞出的腦汁?

想想每天有多少工作心得在忙碌的工作中被遺忘?有多少乍現靈光被夜歸的天色掩蓋?有多少經驗交流被辦公室的喧鬧掩沒?還有多少助你過關斬將的獨門秘訣被你私藏?寫下來吧,這是你為後進新人所準備最好的見面禮,是你跟工作夥伴交換經驗的超級頻寬,是你向子孫炫耀曾經參予資訊革命的輝煌證書!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線,被後人在海圖上重新描繪過無數次,但在哥倫布的海圖上所畫出來的第一條線,卻是由一頁一頁的航海日誌所串起來的。我們在網路的驚濤駭浪、烈陽狂風中埋頭划槳,可能想過登陸的那一刻,要用什麼樣的弧線劃下這一路的艱辛?我希望這一頁成為那本航海日誌的開端,今天開始,寫下你的經驗,我們要一段一段的畫出那一條屬於銀河視覺設計部的不朽航線。

標籤:

星期一, 11月 03, 2014

一起去巴黎

十一月初,算的上有些涼而我失眠的夜裡,我與這首歌再度相遇與初次的相遇。

走在路上,聽著手機播放的廣播,可能是因為過了凌晨十二點的禮拜一,廣播節目的氣氛變的不若以往的活潑,其中播出的一首歌就是這首「一起去巴黎 / 侯湘婷」。

說真的,其實她的歌唱能力普普,但是這首歌極為傑出的編曲以及每個樂器的出色演出,讓這首歌成為侯湘婷傳唱永恆的經典。

年輕的時候並不能懂,為何有些歌曲,明明就是甜甜軟軟的偶像的歌,但卻能在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了些年,人老了些,聽的音樂深度深了一點點,偶然間再一次聽到這些歌曲的時候,突然的懂了,就只是兩個字「到位」而已。

以這首歌來說,侯湘婷的音色普普,但是這首歌沒有讓她唱多高的音或多有難度的高低音轉音,就是簡單的輕輕柔柔的把這首歌「表現」完。其他的都交給好聽的節奏鼓與動人的吉他還有充滿爵士風情的薩克斯風就好了。

一時懷念起來,打開了youTube 想說找來再回味一下,沒想到只打了歌名搜尋出來的,卻是陳綺貞的版本。這也同時把我的記憶拉回了過去,彷彿之間我想起這首歌的曲是陳綺貞寫的。
發行的版本,是演唱會的Live 實況錄音版本。這種演唱會的實況,沒有什麼重來的機會,有時候也是有那麼些機遇。一首歌運氣不好的時候怎麼也沒辦法在演唱會錄到合適的版本也是有的。

同樣的一首歌,同樣的在編曲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至少前奏的幾個小節我乍聽之下無法想像這會是同一首歌。

聽完之後好感動。也可以說好懷念。

陳綺貞的歌或說她的聲音,是那種我不會常常去聽,但是每聽一次就會每感動一次的那種。因為我怕被她的聲音感動的自己變的軟弱。

歌裡的溫柔甜美,卻又如此充滿穿透力不做作的聲音就像一道吹過心靈的風,不是微風也不是強風,就是一道單純的風帶著微微的香氣吹進腦海,無孔不入卻又無須防備,最後只在指尖留下風吹過的微涼,一如今夜的微涼。

PS.這是在莫爾本演出的版本,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國外的場地好還是音控好,明明就是手機或DV錄的,效果卻如此的好。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