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25, 2007

週日的二輪片 [震撼效應 + 反恐戰場]

-震撼效應-
湯米李瓊斯 Tommy Lee Jones
莎莉賽隆 Charlize Theron
蘇珊莎蘭登 Susan Sarandon
詹姆斯法蘭科 James Franco
強納森塔克 Jonathan Tucker
傑森派屈克 Jason Patric

這部電影要克服他的沈悶你就會覺得好看,因為是這一部屬於市井小民故事。

故事的大意上是說湯米李瓊斯飾演的一位退休士官長的兒子去伊拉克打仗,輪調回美國本土卻在回後不見蹤影。基地打電話給湯米李瓊斯說見到他兒子請盡快歸隊,要不然將以曠職論處。

湯米李瓊斯覺得很奇怪,自己的這個兒子一向聽話的很,在家是個無話不談的好兒子,在軍隊是個標準的好士兵,怎麼會搞出失蹤這種事情?

於是他決定出門去找兒子。第一站先到了服役的基地,看了一下兒子的房間,也順手的摸走了兒子的手機。
原來湯米李瓊斯深藏不露,早年是憲兵的犯罪調查部門服役的士官長,對於犯罪調查這類的工作熟的不能再熟。所以偷偷的取走兒子的手機,就是為了查清楚兒子在伊拉克到回來這段時間手機都拍了些什麼?畢竟他兒子習慣把戰場上看到的事情用手機拍下來寄給老爸爸看。

就在湯米李瓊斯循正常管道去警察局報案他兒子失蹤的時候,噩耗傳來。有人報案說看到一堆被分屍又被焚燒過的屍塊。調查之下沒想到就是湯米李瓊斯失蹤的兒子。

喪子的悲痛並沒有直接擊倒這位老士官長,他開始運用他的所學,一步步的尋找可能造成他兒子的死因以及謀殺他兒子的兇手。

但是故事並沒有進入一個典型的偵探片的情節,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曲折與抽絲剝繭。有的只是越來越多的資訊,越來越多的資訊指向也許湯米李瓊斯的兒子,不如他印象中的乖巧。
因為他有可能是販毒的藥頭,也有可能是個嗑藥成癮的毒蟲。

最後,他兒子的死因有被確實的找了出來。然而這個原因看起來卻似乎是非常的不起眼。因為他的兒子是跟同袍打架的情形下,被同袍誤殺。而同袍為了逃避犯罪而對他毀屍滅跡。

這部電影講起來就是這麼的「平淡」。有人死了,有人要查出真相,有人願意幫忙查出真相,也有人想要掩蓋真相,更有人自掃門前雪的故作冷漠。
電影裡面點出了美國社會在伊拉克戰後的種種景象,榮歸故里的士兵在回到正常社會時真的能夠抽離在戰場時的緊繃嗎?
士兵們想要獲得一些精神上的放鬆,就代表他們可以嗑藥,可以酗酒,可以成天泡在上空酒吧,或是到處找女人嫖妓嗎?

劇中湯米李瓊斯兒子的死,其實是他自己造成的。起因就是在於他在戰場上不小心撞死的一個小孩,而軍隊的規定與訓練都不容他自己承認自己撞死了一個小孩。
甚至在戰場上,虐待戰俘、戲謔平民死者的屍體,對這些阿兵哥來說都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因為這一分鐘虐待的戰俘,上一分鐘可能拿槍對你掃射。而死去的平民,若沒死可能會拿著手榴彈丟你。戰場上的一切都沒有對錯可言,但是對一個二十幾歲出頭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壓力太過巨大,巨大的在他們回到正常社會後惹出不斷不斷的麻煩。

這部電影其實拍的很細膩。例如在男主角湯米李瓊斯的處理上就看的出來。
湯米李瓊斯在劇中是典型的陸軍退伍士官,彬彬有禮,處事一絲不苟,每天都刮鬍子,每天的衣服就算是不能燙過也會用別的方法把折線處理過。
但是這些看似跟了他一輩子的習慣或說價值觀,卻在他不斷的看到現在的軍人的種種墮落的形象,與他的兒子可能是一個真正怎樣的人的時候,不斷的鬆懈、崩潰開來,好比說他越來越不能定時的早起,也好比在電影的最後他把兒子寄給他的國旗刻意的顛倒升了起來。

這部電影本身沒有說到戰爭的對錯,訴求的重點應該是在於參與戰爭的人,他們的內心並不像他們外表般的堅強、強壯。他們也有精神脆弱的時候,不會因為是軍人而有所不同。
而戰爭對這些年輕人的洗禮,究竟是讓他們更成熟了,亦或是把他們推向了自我毀滅的邊緣,沒有人有肯定的答案。

不過電影依據真實故事改編來看,至少曾經有人,在戰爭的洗禮下崩潰了。
(電影開頭的時候,湯米李瓊斯糾正了住家附近一名中美洲移民,說國旗不能掛反,因為這代表這個國家已經處於需要別人拯救的狀態了)

-反恐戰場-
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
克里斯古柏 Chris Cooper
珍妮佛嘉娜 Jennifer Garner
傑森貝特曼 Jason Bateman
傑瑞米皮文 Jeremy Piven
阿里蘇利曼 Ali Suliman


同樣講的是跟老美在中東打仗有關的事情,但這部跟震撼效應比起來就真的膚淺很多了。因為導演可能因為卡司的組合的關係,必須把這部電影拍的頗英雄主義又熱血,雖然最後的一個橋段表達出戰爭就是「這麼一回事」的無奈與警世,但還真的彌補不了這部電影的膚淺。

不過說電影膚淺不代表這電影不好看。至少看震撼效應看的快睡著之後,看看這部有爆破,有槍戰,有談判的動作電影,還是覺得不賴。

劇情上大致是說,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本來在獨立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個一窮二白的中東新興國家,但是後來好死不死的挖井喝水卻挖到石油,頓時一躍成為頭等能源輸出大國。而老美為了確保自己的能源供應,因此刻意的拉攏扶植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東的領袖國家。

在這個效應下,的確國家地位無可動搖的崇高,但是過多外來文化政權的進入,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本身因為有錢進而暴發戶般的腐敗,卻招致了回教保守派勢力的「反彈」。

而這個反彈的具體表徵就是所謂的「恐怖攻擊」,恐怖攻擊的具體意義就是「外來的人滾出我們的伊斯蘭大地」。

在這樣的前導原因下,某一日老美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成立的石油公司的眷村,遭到了恐怖份子策劃精良的攻擊,先是一波機槍掃射造成場面的混亂,在接著趁開槍的人被格斃的時候,另外一個人肉炸彈趁機引爆。
槍擊與炸彈造成了近百人的死亡,但這卻不是恐怖攻擊最後的落幕,這其實是前奏,因為就在急救與緊急應變的團隊進駐案發地點的時候,威力更強大的一枚炸彈才是這波恐怖攻擊的重點,也讓死傷的人數一口氣衝破兩百...而死者中包括了男主角傑米福克斯的好部屬也是好朋友。

傑米福克斯在戲中飾演FBI對中東的某個工作團隊,他對於自己的部署死於非命感到極度的憤怒。他用盡了一切的手段要把自己跟幾個手下送進沙烏地阿拉伯去尋找真兇。

後來果然如他所願的,他與其他的三名手下得以武裝入境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刑事鑑定」。但沒想到飛機落地之後卻不太是他所想的那麼一回事。
原來是剛歷經恐怖攻擊的沙烏地阿拉伯也知道這時候入進的FBI探員對恐怖份子來說香噴噴的活餌,能夠要了這四個人的命對恐怖份子來說不知道地位會提昇多少。

因此沙烏地阿拉伯完全就是一個貼身看管的方式對這四位探員進行完全的保護,所謂的完全保護其實也就是看起來什麼都能作,但其實什麼都不能作...

不過這個狀況摧毀傑米福克斯尋找真兇的企圖,雖然他也很清楚這個時候入境沙烏地阿拉伯絕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但為了幫朋友、同僚報仇,他用了他的談判手腕取得更多的便宜行事,同時在此行與他們一起偕同辦案的沙烏地阿拉伯高階警官,也在交心之後與他站在同一陣線。

原本四個人在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保護下都還很安全,但沒想到一些被他們探查到的蛛絲馬跡,卻使的他們極為靠近幕後策劃恐怖攻擊兇手的真面目,這也在他們在執行了一次小規模的攻堅行動後,被美方自己人送回美國的路上,遭到威力強大的恐怖攻擊。

大致上的劇情就是這樣,算是部很「安全」的動作槍戰片。
不過說真的,這電影打這樣的安全牌,其實也是造就了這電影膚淺的原因。

當然這電影,其實導演還是有盡到他表達「反戰」的一點點「意思」。
就是在恐怖攻擊發生之後,傑米福克斯在回到FBI開專案會報的時候,對一個手下說了某同僚已經殉職的時候,對這個手下咬了一下耳朵講了些話。這些話後來一直被另一個探員開玩笑的問說到底講了什麼這麼神秘??
同時在電影的最後,他們歪打正著的發現幕後策劃的首腦,並且將他擊斃的時候,這位幕後首腦也對在場的孫子咬了一下耳朵講了些話,換了一個場景這個孫子的媽媽也問他說,你爺爺說了些什麼??

傑米福克斯與恐怖攻擊的首腦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可以先後發生,也可以互為因果,就是:

「我要把他們全都殺了..... I want kill them all....」

戰爭,就是這麼一回事。

標籤: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