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8月 13, 2007

一個人的日本行-3月22號 – 告別東京的宵夜

不知道我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養成的習慣,出門去玩只要超過兩個晚上的,在最後一個晚上,我都會去買碗泡麵當作宵夜享受一下。至於原因是啥?我不知道ㄟ

來東京玩也不例外,在我從澀谷回飯店的路上,先跑去便利商店晃了一下沒看到電到我的女生,那就只好買買我的宵夜了。
這是我的宵夜。
由左而右分別是水果果凍,一款叫Prime Time的啤酒,一碗醬油拉麵口味的泡麵。

拉麵打開後的樣子。
三款調味料由左而右是濃縮醬油口味高湯,調味粉包,乾燥叉燒肉。

拉麵口味的泡麵味道還算不錯,至少我這個外地人喝到那個濃縮的高湯,覺得還頗順口,也沒有外頭拉麵店的拉麵那樣的鹹。麵條的口感也算不錯,吸的住湯汁,泡軟了也不會很容易軟爛掉。
至於那個水果果凍,台北也有賣,當作點心。不過最後那罐啤酒真是讓我喝的「險死還生」。

其實就只是因為酒量不佳喝醉了,但我卻做了件危險的蠢事。我再喝醉之後,因為覺得發冷,想說乾脆就放水泡個澡,享受一下也好。但是我酒量真的太差,以致於我脫光了衣服,水放了之後就在浴缸裡頭睡著了。
而且睡的相當一個死,一直到浴缸的水滿到碰到我鼻子時,我才驚醒過來沒把自己搞的溺死在浴缸裡,真的一個蠢又一個糗。

前面說到那個醬油拉麵口味的泡麵,讓我想起了一件小事情。

就是口味這件事。

記得我在來日的飛機上,有跟一位內藤女士聊天,他就有提到,他覺得台灣人吃的東西,都一個「沒味道」,味道都很淡這件事。那時候我原本想跟他說,我朋友去日本反而都覺得日本的東西鹹的要死。

去了日本六天,雖然我正餐沒有好好吃過幾餐,但是我這曾經被美食家前女友訓練過的舌頭告訴我,台日兩地之間,所謂口味的輕重,不只是鹹與不鹹那樣的單純而已。

台語有個詞彙,叫做「死鹹」,意思指的是菜裡面鹽巴下的重,味精下的重,或者是連醬油都下的多之後的味道。特點是吃完之後嘴巴只會覺得很乾,一直想喝水。
個人從學理上來推測,想喝水一方面是味蕾受到過渡的刺激之外,鹽分會令細胞脫水,所以人會想喝水去清洗味蕾,也令被脫水中的口腔細胞解套。
台灣比較常見常講的口味重,就是這種死鹹的味道。但是只要是深愛美食的人都知道,口味重,絕對不是死鹹。而是味道的強烈、濃郁、久久不散的感覺。

這幾年或許是大家都注重健康養生,所以菜裡面的鹽巴或醬油甚至是味精這些東西是越下越少。但其實這樣馬上會面臨一個問題。
假設你是一個半調子、只知道追逐流行的廚師,那其實你的東西做出來,一吃之下就會讓人覺得沒味道,因為你本身菜色也許就搭配的不夠均衡,又沒有設計調味料提味的功夫,這時候鹽巴醬油味精下的一少,整盤菜就淡的跟水一樣了。

我想內藤女士可能就是吃了像這樣的東西,才會跟我說台灣這邊吃的味道很淡,都沒味道。

那我在日本又吃的覺得如何呢?

其實我會跟沒去過日本又不是很注重美食的朋友說,日本的東西鹹的要死。

其實我不是歧視身邊的朋友,而是若這位朋友他對美食是不太有研究的,舌頭不太精的人,那我真的沒辦法跟他形容味道重跟味道鹹有啥麼差別。為了避免讓人有過渡的正面期待,不如先講差一點,就只能跟他說食物味道很鹹了。

但如果你自認是一個舌頭比較精明,比較會挑的人,那我會講說,你可以好好體會一下,日本吃的東西,有的真是很鹹,但絕大部分是味道很「濃郁」。

濃郁要怎麼形容呢?我想了很久,因為我沒吃過幾餐像樣的。可以說除了蘿蔔帶我去吃的那晚,就是早餐吃的最好。所以我想到的是我在早餐的時後喝到的味增湯。

我喝到的味增湯,其實沒什麼很特別的,就是一般的紅味增(赤味增))煮的。第一口混著其他的物料喝下去我也覺得有點鹹,但馬上就辨識出來這是很濃厚的大豆香,很有深度,不只是只有鹽巴味的味增湯,而是充滿一層層不同的物料如洋蔥、豆腐皮、黃豆芽、紅蘿蔔絲等的香味所堆積的味道,入口之後先是濃濃的豆香,跟著而來的還有蔬菜的甜味。
最明顯的就是,喝完我並不會馬上想喝水,雖然我也會覺得有些鹹了點。

這個就是我想表達的味道的重,不代表就是比較鹹,而是在烹調的過程中,有讓各種食材物料調味料確實的混和在一起,讓原本也許就含鹽分的的食材釋出鹽分取代鹽巴,讓原本就會充滿香味的食材熬煮出味道取代過多的醬油,這才是我覺得脫離了死鹹的一道有味道的菜餚。

標籤: ,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