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7, 2008

是美工?是設計師?

老實說我曾經對我標題上的兩個名詞,一無所知。直到我進了前公司之後,我才懂了原來分別這麼大,也才懂了叫錯的真的會得罪人。

常聽身邊的朋友,尤其是從事SOHO性質工作的人說,配合的美工不順遂,找來的美工程度不夠這些云云。
也常有聽到一些在比較大的公司服務的朋友說,公司的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不好,感覺不到位這些。

有時候想想,一種工作,為何會有兩種稱呼?
曾經我真的沒注意過,也曾經真的不在意這之間的差異。
我前公司的前主管,差不多在我一進前公司的時候,就讓我見識到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話說這個例子好像是某位執行美術設計的同事,在一個案子上,大部分的視覺佈局與架構,都只是依照企畫人員的企畫文案依樣畫葫蘆的把東西擺好,字打好就拿給我前主管過目了。

我前主管看了以後,用很平靜的口氣對我這位同事說,你這樣子跟一個美工有什麼不同?

他繼續說道:妳的職位掛的是設計師,不是美工。若你覺得拿這樣的東西來就可以交差了,那你就是一個美工而已。但是請你也要記住,我的部門沒有雇用美工,我的部門裡面都是設計師。

我那同事聽了低頭不語,沒兩下就把東西拿回去開始重作了。而我則是有些一頭霧水,不太懂我前主管幹嘛那樣子講話,接近快要抓狂了?

隔沒多久,我跟著我前主管以及一名同事,跟某業務談案子。

該業務說,這個案子有來自案主的一些特別的要求,例如說視覺方面的調子、質感這些,不曉得我們部門的美工有沒有辦法處理?

此時我主管根本沒理這個業務說案子有什麼要求,直接回了一句「我們部門沒有美工,只有設計師。你要找的美工我們這裡沒有。」

我靠...老實說我真被這時候的我前主管嚇到了!發生了什麼都不用這麼「嗆」吧?!當場還有副總經理等級的傢伙在ㄟ...

這個會議完了之後,我終於忍不住的找了機會問我主管,為什麼別人說我們的設計師叫成美工,你會這麼憤怒呢?

我前主管說:香腸,這就是你嫩了。美工與設計師兩者之間有著天地般的差別。

美工,工者工匠也。是一種執行創造數量的人物,是一種依循別人的指示而工作的人。沒有會奢望被稱呼為美工的人的想像力,因為他們就是一群把數量作足,把事情做完的人,跟所謂的助理沒有太大的差別。

而設計師,師者雖不用傳道授業解惑,但是能被稱為師的人,是一個想像力與創造力都獲得了自己的認可與旁人的認同的人。
設計師最重要的,不在於技巧比美工好,也不在於做事比美工快,更不在於比美工懂更多的東西。而是對於自己正在設計的作品,有一份「中心思想」。

設計師要完全的明白為何自己要這樣創造,自己要這樣設計。這種人在創造某種東西的時候,已經跳脫了完全靠創意或感覺行事的階段,而是進入了一種因為什麼緣故,所以有必要這樣設計的境界。
創意雖然常是不可言語又不可捉摸的,但是設計師卻是有責任有必要讓這樣抽象的東西被落實、被實體化出來。

我主管說,由於他是完全從台灣設計圈這個行業最底層一路走上來的,所以他很清楚該給一個美工什麼工作,又該給一個設計師什麼樣的環境。
他也說了,他找人,除非真的很有潛力,否則他不找還是美工這種等級的人,這樣的人不是不好,而是達不到他的要求。

對我同事是這樣的要求,對不是直接處理視覺設計的我也是一樣的要求。而這樣的要求能夠換來的東西不多,但至少我能懂為何我在的四年內,我所屬的這個設計單位,一直都是我老董口中「集團內四個設計團隊表現最好的」這樣一句評語。

好比說我曾經形容我前公司有一個專門惹事的大單位,主管是個爛人的大單位。這個大單位也曾經自把自為的養過一票設計師,但真有什麼大案子的提案,很妙的居然不找自己編制內的設計師,就是要找我們合作。
甚至我們在會議上表示說我們部門工作太滿,這個提案能不能你們自己完成的疑問時,得到的答案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句「我們家的人不行、不夠」這樣的答案。

天哪,自己同單位的同事都這樣不尊重自己人,在外人面前這樣數落自己人,也難怪兩年後被老董拔了設計人員的編制名額,全部都轉到我部門來了。
不過其實我後來也懂了,為何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這個部門的設計人員(先不稱設計師或美工)的面試應徵,就不是由專業的視覺設計或美術人員來進行,而是一個曾經做過SOHO轉職的業務來面試、決定任用哪些人。而他任用的標準也不難,就是要聽話,要乖乖的依照他們業務的需要去執行工作的人。

前面說過了,只會依循別人的指示去完成工作的人,是什麼呢?

離開了前公司一段時間之後,發覺自己不再身處於一個被人說自己的設計師是美工會同仇敵慨的環境。其實心境上真的還有些落差。不過這也讓我回想起,其實好像早在銀河的時期,當時的視覺設計部,就曾經有分過設計師與美工的層級。

我記得當時的主管是喜藝大哥以及後來的V老闆。這個分別先是由喜藝大哥開始的,他在重新規劃部門人事的時候,很清楚的確立了我們部門裡頭,誰是「設計師」,而誰又是專任的「美工」。同時也定義了他會派發給設計師什麼樣的工作,又會指派給美工什麼樣的指令。

真的是一句「曾經太過年輕」。

當時的我真的不懂為何要這樣搞出族群的分別來?這不是很傷人嗎?

雖然當時喜藝大哥有說過,人員會有這樣的分別,通常是在部門內的共識。但他劃分這樣的族群不是為了要否定某些人,最終的目的仍然是希望被歸類為美工的同事,能夠自己多加努力,讓自己更上層樓達到設計師的程度。

我當時太年輕,完全不能懂得這樣做得用意,是給予設計師等級的曹公、國安、廣橋一份尊敬,而又對於還有很大開發空間的珠珠、小曄是一份鼓勵的意義。當年的我真的太年輕又懂的太少,經歷的更少了。以為自己的職位沒有太多同質性的人可以競爭,就以為我擁有的就是一切。

後來到了由V老闆當主管的時候,我又進一步的見識到了一位成熟的設計師,在喜藝大哥跟V老闆身上看的到,而在當時的其他設計師身上看不到特質。

這種特質就是當一個身為設計師的人,是要能在他創作的時候可以靠靈感發想,更可以靠經驗去行事。而不管用的是靈感或經驗,都只是一種方法,一種完成他們心目中的創作的方法而已。

甚至對他們這兩位當時遠超乎我們程度的設計師來說,把他們創作的中心思想,用語言,用任何方式去形容、描述、介紹給別人知道,幫助業務進行提案,更是我們做不到的事情。
畢竟我們身上還停留了太多「照著感覺走」的氣息與稚嫩。

我前公司的前主管說,美工與設計師,的確是一種身份與程度上的差異。但相同的卻是沒在用腦思考、沒有自己主見的設計師,與美工無異。而不斷的精進自己,不斷的臨摹別人作品,不斷的形塑自己為何物的美工,總有一天會是成功的設計師。

兩者之間,往往就是差在一種對自己的領悟與後來堅持的態度而已。領悟到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以及在往後的時光,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做什麼樣的事情。

標籤:

1 Comments:

At 7:32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遇到說法很設計,成品很美工的"設計師"會相當無語Orz

 

張貼留言

<< Home